学习第34次修持班法会
圣密龙讲体会
金刚法贤

 

爱缘慈悲心不仅可以和圣缘慈悲心共存,而且更是提升、升发圣缘慈悲心的好工具—学习第34次修持班法会圣密龙讲体会

金刚法贤

 

 

 
转自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微信朋友圈: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慈悲跟弟子们重温、学习及圣示有关《五种慈悲心》的法理。这些法理是每个圣密行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实用性很高;当应用得好时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若误解,或是有困惑,就会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觉得事事难以取舍,无所适从,好像处处做人难。

以弟子的理解,五种慈悲心,无论是爱缘慈悲、众缘慈悲心、法缘慈悲心、无缘大慈慈悲心,直至圣缘慈悲心,都是一位行者对其他众生的爱的表现;其分别,就是这些爱的原由、出发点是甚么,及那位行者希望这些爱能达到甚么效果。这也是提醒世人,对众生的慈悲及爱,不要局限于只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而是要更广泛地对待其他众生,对所有众生要有大爱,而不是小爱。

弟子认识,圣缘慈悲心这法要,是教导行者们要舍弃前四种慈悲心的执着,目的,是为度一切苦厄,令行者由凡转圣,趣向涅槃成佛的大道。

然而从日常所见中,弟子感到有些行者们错误理解,错误认识为:作为一位圣密行者,你只需要有圣缘慈悲心,其他四种慈悲心是不必要的。

弟子觉得,这是一种偏见及误见。

尤如万丈高楼,无论高楼是怎样高耸入云,其基层仍然在地下。没有这基层的建设,这座高楼也竖立不成,会塌下。

没有爱缘慈悲心这基建部份,其他的四种慈悲心也只是空谈,流于说食不饱的层次。

爱缘慈悲心,虽说是最底层的慈悲心,其实是所有慈悲心的「母亲」。试想:没有了对众生最基本的慈悲,又怎谈得上发心去帮助其他众生提升,由凡转圣,即身成佛呢?

然而在俗世中,有无数众生就是执着这「爱缘慈悲心」不放,令到他们不能帮助自己或是其他众生,迈进更高层的灵性境界。就算在世间法中,也可以看到不少例子,显示出「爱缘慈悲心」成为了一些人的枷锁,令他们陷于「被情所困」的巢臼中,不能自拔。

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弟子也见过例子,有些行者以爱缘慈悲心是「不可取」的借口,没有对他们的长辈或父母给予应有的尊重,导至家庭不和睦。这不是一个圣密行者应有的态度。

尤如人蔘虽好,能起死回生,但一个婴儿需要的是奶,而不是人蔘去成长。对于初修者,要一步登天,一下子要舍弃爱缘慈悲心来达到圣缘慈悲心的层次,这也是不合适。讲到底,宗教过程,过程过程,还是要一步步走过来的。

弟子感到,圣密法之所以高,是因为祂是无相,是蕴藏于所有法之深处,有待因缘成就时利益众生,协助众生如火中鳯凰,脱离永苦得重生。

法无定法,爱缘慈悲心也可以成为圣密行者手中的宝剑,是他们渡世的工具,而不是被唾弃的对象。

爱缘慈悲心不仅可以和圣缘慈悲心共存,而且更是提升、升发圣缘慈悲心的好工具。最重要的,是行者们必须真的抚心自问,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清净?是否真的有无我?更不用说,是调伏于宇宙规律及精进学法。要问问自己,是否已真的超越了爱缘慈悲心的层次,还是这仅是自己自私的借口而不自知?

谨呈肤浅认识,祈请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慈悲圣正及教导。感恩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慈悲加持。

弟子
金刚法贤 叩呈

 

 
《塔州之光》编者按:本栏目所登载的学法报告,仅代表作者本人对法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