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唐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说说大唐(连载之十三):
还有一个圣密行者写来的电邮,他听了 师尊的圣密龙讲之后,他感到社会上对 武则天的误解,经过一千多年来的积累,实实在在负面的东西太多。所以他就写来了几句话,他说,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那些书完全相信,还不如没有书。」他可能是有所指,这个有所指很明显他是指对 武则天,把 武则天描写为狡诈、阴险、贪婪、残忍、淫荡这样一个历史形象,这一类的书太多。他还说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文字的背后,需要我们 师尊给我们解密。 他短短的文章中写了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讲,有人有资料、有材料、有书面文件证实 武则天那么那么坏、那么那么阴险、那么那么狡诈、那么那么贪婪、那么那么凶残、那么那么淫荡,所以,听到 师尊在这个关键的所谓「掐死自己的儿女」这么一个残酷的血淋淋的「事实」真相揭密面前,他就写下了一句提到《尚书》《武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尚书》是先秦时代的一部书,《尚书》是怎么样一本书呢?大家还记得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就是秦始皇把反对他的那些书生、大臣都挖起坑来活埋了,写的反对秦始皇的,或者是反对秦始皇的国家政策的这些书、这些文字也全部都烧掉,而这一本《尚书》很侥幸地逃过了这一劫,逃过了这一个大难。 怎么样逃过?就是有一个儒生,他把《尚书》藏在家里的墙壁里,可以想见,这个儒生家里房子也不小,恐怕是个当官的,能够把这个《尚书》藏起来,这个房子一定很大。因为大家知道,先秦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发明纸,纸是后来的蔡伦发明的,那时文字是刻在竹简上。一部《尚书》的竹简,堆起来的体积是非常之大,但是他竟然是把它藏起来,说明当时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并不彻底也不严密。 而这个《尚书》事件藏起来之后,被现代人得到了他的版本,甚至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为什么呢?有一派人说,「这个可能不是真的《尚书》,这个是后人重新写过的」,这是一派。另外一派说,「这个是真正的《尚书》,根据这个《尚书》有多少多少篇、多少多少段,根据他的内容是先秦的时期的,是一个真正的《尚书》。」
那么这个《尚书》疑案,究竟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尚书》是不是古代真实地流传下来的呢?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是一个疑案出来了。就是好像我们现在有些人在议论圣密宗一样的,有的说「圣密宗有」,有的说「圣密宗没有」,但是我们说「圣密宗是口头传承」,但是「又有经典传承作为依据」。那么《尚书》里比较困难表达,因为《尚书》才一部书,虽然这一部书有数篇文章,作者也很多,是真是假就是靠历代的学者积累下来的资料,才能够确认这个《尚书》是真是假。但是到了 我们这位行者他写来的时候,他有一句话叫做所谓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看起来这句话有他的一定的道理。就像皇宫里的一些事情,是分左右两大史臣—写历史的大臣,两大史臣各自分工地写下历史的言与事,不同的古籍也会有不同的分工记载。所以,写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然后这位行者又提出要求,希望 师尊能够进一步继续详尽地解密。 这位圣密行者写得很不错。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