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58次修持班法会
圣密龙讲体会

 

有关〝洞见〞与〝洞鉴〞,〝智慧〞与〝般若〞圣密法理的认识与理解—学习第58次修持班法会圣密龙讲体会

VDX

 

 
转自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微信朋友圈:

顶礼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顶礼 历代圣祖师佛

感谢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慈悲恩赐弟子积功德,弟子愿把所有功德回向所有众生。

敬爱的 薄伽梵 师尊:您好!

以下是弟子学习第56修持班总944次圣密龙讲的肤浅认识,祈请敬爱的 薄伽梵 师尊慈悲遮止、圣正、加持。

1、 此次的圣密龙讲上, 薄伽梵 师尊为弟子圣解了有关〝洞见〞与〝洞鉴〞,〝智慧〞与〝般若〞圣密法理。

为了使弟子们更透彻的理解, 薄伽梵 师尊引用了《阿含经》中的古印度很著名的皇帝阿育王,在他前世时对 佛祖进行了供养,以及 大圣 佛祖为此对他的绶纪,从中理解洞见与洞鉴的区别。从这一个故事中,弟子详细地了解了作为阿育王的前世,婆罗门教上种性的名叫阇那的孩子与下种姓人的孩子毗阇耶一起在沙堆上玩沙子时,阇那远远的看见 佛祖走来了,非常的庄严,身体上发出灵性的光辉,这是 佛祖三十二大人相跟八十种好的特征。两个孩子就想到要给这有大人相的 佛祖作一供养,当时只有手中的细沙,阇那就虔诚地捧细沙做成的麦饼供养给了 佛祖。

佛祖因此而绶纪,阇那这小孩,由于他这次供养的功德,他将成为五印之王,在 佛祖圆寂的100年左右,把 佛祖的舍利在五印作八万四千宝塔供养起来,饶益众生。 佛祖的绶纪非常的灵验,这个小孩子成为了阿育王。成为五印之王。他修建八万四千宝塔,供养 佛祖舍利。

薄伽梵 师尊的讲解,这个故事给弟子们示显了〝洞见〞、〝洞鉴〞之分。

弟子理解,洞见与看见是不一样的,只有当自身的光波跟 佛祖的光波频率一样的时候才能够看得见 佛祖身上的灵性光芒,才肯定这是位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特征的人。而一般的凡夫俗子,因为灵识的层次停留在六识或是未那识染分上,没有智慧,看不见 佛祖身上的光,即是与 佛祖对面相逢而不能相识。

洞见,它是从末那识的染分到净分的净化过程中产生的般若。因此可称之为一般的智慧。

洞鉴,这是描述 佛祖的般若, 佛祖的般若,也即薄伽梵的般若就叫洞鉴。洞鉴从最初的末那识的洞鉴,一直到大乘阿赖耶识净分、到密乘的庵摩罗识的净分,一直到庵摩罗识以上的四种识,宗下就称为四阿,或者发音为四〝o〞:阿弥陀佛、阿尼弥塔、阿尼拉泊雪、阿那卡斯纳。〝阿字本不生〞,以上四种识,是至极的、究竟的宇宙之法性,宇宙之规律。称之为洞鉴。 大圣 佛祖正是以此洞鉴之圣用教导佛教的诸乘弟子。

弟子以为,佛教的修行,究竟而言是灵性的修行,也即是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的十三层识的不断的净化过程和圆满程度。因此,弟子觉得讨论和认识对〝洞见〞、〝洞鉴〞的区别,使弟子更清楚,灵性生命的不断的净化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地从最初的末那识的染分到净分,一直到大乘的阿赖耶识净分、到密乘的庵摩罗识的净分,一直到庵摩罗识以上的四种层识,这是每位圣密弟子努力的方向和使命。

2、重播《欢迎 云禅师圣仪见证圣密宗金刚禅佛教》视频,使弟子重温当年 云老禅师见证圣密宗金刚禅佛教一系列活动。

视频镜头中,简朴而隆重的欢迎法会上, 云老禅师作了重要的圣示:〝我们中国以汉唐这个时期传进来的古梵密为首的,目前就只有这个金刚禅协会,只有这个 智及法师,目前还没有第二人。这是以汉唐来说。如果你们在外面假使有发现,他说是古梵密,他说他是金刚禅会,我告诉各位,那都是不可信的。因为他是有他的传承,祂不是自己发明的。〞〝古梵密跟西藏的密宗是不相同的,古梵密跟藏密、或者日本地方的最大的不同点,祂除了有所谓家族以内的,那通常有祂的法服—有一定的服装。〞

除此之外, 老禅师在参观圣密宗金刚禅佛教秘不外示的八大法宝系列,如数家珍,对其中的佛像及法器, 老禅师一尊尊地介绍过去。 老禅师鉴证:〝这些法宝啊,现在如果要去找是找不到了,而且很困难有人能真正的认识这些法宝,能解释这些法宝,一般人看不懂。这个就是我们梵密的灵性法宝。〞

在谈到圣密宗的传承形态时, 云老禅师鉴证:〝我们圣密宗古梵密的传统经典上写着的叫眷属,不叫僧团。眷属汉族地区就称为家族。〞眷属的称谓是古梵密佛教所特有的,也正是我们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的传统称谓。圣密宗称之为薄伽梵四眷属:圣眷属、胜眷属、内眷属、外眷属。

今天,距 下云老禅师当年20071016日亲临澳洲Tasmania Hobart已过去了十多年, 老禅师已极终善性的虹化。而当年 老禅师与Bhagavan Vimalakirti的互鉴的历史大事件,永远铭记在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 薄伽梵四眷属的心里,激励着密教行者为〝度一切苦厄〞而奋力向前。

 

 
编者按:本栏目所登载的学法报告,仅代表作者本人对法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