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圆融性
在体验问题上的展现
(三)

 

【多元文化讲座选载】中国佛教的圆融性在体验问题上的展现(三)

 

 

 
前文回顾:

【多元文化讲座选载】中国佛教的圆融性在体验问题上的展现(一)

【多元文化讲座选载】中国佛教的圆融性在体验问题上的展现(二)

 
我们学习到这里,讨论到这里,僧肇圣祖他解释了,「引导众生入大乘海」,这个「引导众生入大乘海」,就如朱熹刚才所讲的一样,朱熹表示:「须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方看得出」。而僧肇圣祖他讲:「引导众生入大乘海采取法宝使必获无难。犹海师善导商人必获夜光也。」

这个时候,达到了什么境界呢?这个时候的境界就是僧肇圣祖他说:「了达诸法深妙之意」—这个深妙之义就是宇宙实相你看清楚了,你真正的才看清楚是怎么样。在朱熹这里他就说你进了水里,不仅仅是手去摸一摸水就算进入水,也不是两个脚,卷入裤管在水里浸下去,坐在船边上打打水这样的,而是你必须要把这个船打翻,通身掉进了水里,你才真正地感受到了水的滋味是怎么样。所以两者啊,所讲的东西相当和谐、相当圆融。

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中国佛教和中国的文化,他们是圆融无碍的,可以说,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相互和谐、相互共处。在这种情况下,历代的祖国的佛教跟中国的政治、经济、民俗、民风、社会民情紧密的相融相契。

讨论到这里,可以说现在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时代,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间,如何地求同存异、交流互鉴?正可以从中国的儒释道三家和谐共处的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所以我们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信仰问题,这里就有一个完全相融相契的、相通的理论,不仅是大儒,庄子是先秦时代的哲学家,以及包括我们的僧肇圣祖,以及  Vimalairti,就是维摩诘圣祖,几乎有相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表现在哪里呢?就是《佛国品第一》里还写了。《佛国品第一》写:

「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僧肇圣祖就讲,「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善知也。」

「六趣往来心行美恶」:

在这里实际上我们的僧肇圣祖为我们提出了中国汉传密宗,从古以来,他有着一种信仰的美学,这个「信仰美学」,在现代人可能听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名词,但实际上圣宗早在1963年就已经讲到了信仰的美学,而信仰美学在当时圣宗讲的时候,我还是不是很理解的。当然现在已经经过50年的切磋打磨,慢慢地知道,这里头不仅是一个古印度佛教文化的美学,而且有中国文化的美学,两者非常圆融、非常和谐的结合起来。因此啊,令我们能够对这个信仰、信仰本身的宇宙规律;显态世界的美学和隐态世界的美学,以及我们所教导的灵性美学,〝领悟〞实际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今天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的圣密龙讲暂时到此结束。各位听众再见。阿弥陀佛!

(续完)

(选载自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20180725日第796讲多元文化讲座)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