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龙讲体会一则
(二)

 

读者来鸿 | 学龙讲体会一则(二)

 

 

 

学龙讲体会一则(二)

师父圣示:法身心语、过圣宗关、不落因果,〝这三个都是休戚相关的命题,是一个不连续的整体〞〝这是紧密联系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系统。〞

弟子理解,过圣宗关,是要因缘成熟,能够进入隐态世界,得到 圣宗安排的诸天诸佛的教练和训练,这是一定要达到法身心语,才能够有灵性层在的〝听闻〞,也就是要进入到深部意识的修行,而这是很显然,需要经过摆脱六识的束缚,进而脱离末那识小我的执着,逐步净化方能达成。也就是,要有圣密菩提心,要有平等心,要有清净心,那这确实是非常需要谨慎自己的言行、谨慎因果。

所以像 师父提点弟子们,要永远无比虔诚地尊奉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包括尊重缘觉乘、声闻乘,其实也是在具体地指导弟子们不要不落因果,不可以有我慢心,记得圣密行者是要做一个平凡而清净的行者。甚至, 师父教导说,圣密行者〝是一个清净的凡夫,而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始终是我们的导师〞,弟子理解,圣密行者始终要保持谦逊,我们的修行,所有的修证,皆是为了度一切苦厄,而不是因为有了某个自我的成果,有此想,故而能无我,而不会有你高我低的分别想。

所以像 师父提点弟子们,要永远无比虔诚地尊奉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包括尊重缘觉乘、声闻乘,其实也是在具体地指导弟子们不要不落因果,不可以有我慢心,记得圣密行者是要做一个平凡而清净的行者。甚至, 师父教导说,圣密行者〝是一个清净的凡夫,而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始终是我们的导师〞,弟子理解,圣密行者始终要保持谦逊,我们的修行,所有的修证,皆是为了度一切苦厄,而不是因为有了某个自我的成果,有此想,故而能无我,而不会有你高我低的分别想。

事实上,从佛法菩提道的修证而言,也是要等不等观,始终洞彻假相背后的法性,懂得在不等观尊重圣者、前行者、大导师,又能够在等观层面凡圣一如,至圣无圣,保持清净的无我,这样的落实,对于持五归依、受持十三戒的圣密行者,是一种戒相的要求,也是一种回归清净的必然。

(待续)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蓝天净云》: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