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金刚禅灵性美学及其内涵
(四)
【转载】浅论金刚禅灵性美学及其内涵—金刚禅学系列之一 礼斌、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众所周知,世人都极为关注外在的形体美和感官美。然而,这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相对外在身相而言,内在美才是历久不衰的。它不会因年龄渐增而失去,正相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绽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样,经过无数次的雕琢打磨之后,方能展现它所蕴含的明洁之美,纯净之美。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观点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佛菩萨不仅具有内在美,同时也呈现出外在的美。《大阿弥陀经》记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也就是说,薄伽梵佛陀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圆满的,无可挑剔的,是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显现。对菩萨的庄严宝相,也有众多的生动刻画。比如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云:〝善现比丘形貌端严,颜客姝妙,其发右旋,如纷青色,顶有肉髻,身紫金色其目长广,如青莲华唇口月色,如频婆果颈项圆直,修短得所胸有德字,胜妙庄严七处平满其臂纤一长,手指缓网,金轮庄严。〞印度早期的佛、菩萨雕像,一般都面相丰圆,而且带有圆形的光背。一些壁画也多在佛像背后画上圆项光。圆形,具有和谐、自然、完满等许多美的因素。圆代表了一种最高的境界,最理想和最完美的美学标准。佛教美学推崇圆的形象,圆应无方的思维活动、圆满的修行结果,就是力图追求一种完美。圣行的佛就是觉行圆满的人,是众生成就智德圆满的人生榜样。正因为如此,学佛,就是要学习佛陀的圣行,以佛菩萨为榜样,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开发自身本具的光明自性,开发潜在的高尚美学品质,最终成为融洽于宇宙真善美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佛教这一东方世界的精神之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灵性美学思想。由于它的存在,东方美学园地显得更加博大深远。除了有着众多关于佛菩萨人物美的深度刻画与描写,佛经里有关不同时空场景的描写也充满着不可思议的艺术美。有关佛陀所居住的超越界灵性美境,在佛经里的描述可谓比比皆是。如在《道行般若经﹒萨陀波伦菩萨品》中,有关理想国键陀越城的描写:〝其城纵广四百八一里,皆以七宝作城,其城七重,其间皆有七宝琦树,城上皆有七宝,罗毅堤缉,以复城上,其间皆有七宝交露垂铃。四城门外,皆有戏庐。绕城有七重池水水中有杂种优钵莲华、拘文罗华、不那利华、须健提华,末愿键提华,皆水池中生。陆地有曹葡华。如是众华,数千百种。〞其实,一切美,无不是灵性投射的美之幻影,无不是缘起性空宇宙人生观之体现。有圣行佛陀的无量灵性功德,必定臻至那涅槃寂静的超越界圣佛密境和圣密佛境,获得那圆满无尽的庄严宝相。然而如此,从哲学本体论出发,佛教实际上又是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一切美的。按照佛教哲学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世间的一切存在,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生,无论是世尊还是涅槃,其实都是梦幻空花。佛教的〞缘起性空〞论告诉我们,世界的万有是没有本质的,它依缘而起,而无自性。正如《中论﹒观四谛品》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种没有〞自性〞的世间诸有法、相,佛祖在《金刚般若经》中将之描述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如此来看,一切美无不在缘起性空的宇宙规律之中,一切美的本质从超越界来认识就是空,第一义才是美之真谛。 佛教诠释学话语境意义下的灵性美学,虽然实相难知,涅槃难至,第一义美之真谛要获取却是可以〝觉〞或〞悟〞的。《涅槃无名论》云:〝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真如实相如果从苏醒灵觉开始,在神圣超越界指引下一门深入,一路精进,以身、口、意三密加持,以三密陀罗尼瑜伽超越界,是可以通达那〝觉行圆满〞境界的。这种〝觉〞或〝悟〞完全是属于心理学领域里的一种意识活动。然而,祂并非是一种〝终点的直觉〞,并非六识所能通达的最高审美境界。要获〝道〞成〝佛〞的极至,进入那〝三极无相〞的妙高峰顶的最高审美境界的极至,就必须要开启十三层识的佛教超越界美学体验。撇开历史进程中上述文化史以上的佛教美学思想,从佛教史意义上来看祂的美学思想,我们就不难发现,祂始终体现出净化人心的一种内在灵性美,是一种可以人人亲力亲为,亲因亲果,圣因圣果的体验美学。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