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得受持 如來真實義
(五)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因而修諸行,頓入佛地的因果,顯示心性含攝無量、緣起無盡、時空行願等相涉相入、無礙無盡的理境,及佛果地寥廓無礙、莊嚴無比的勝境。

《大方廣佛華嚴經》剛才已經講過,系〝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兼備,因此《大方廣佛華嚴經》,要把祂解讀,說難也不難,但是說容易也不容易。

 

 
有一部疏叫《華嚴經疏》,祂是指毗盧遮那大佛如來以本願之力,現法界無盡身云,遍一切處,常轉無上法輪,令諸眾生入華藏海,無有窮盡。故知此經,難可限量云。

念一個偈語,

毗盧遮那佛,願力週法界。
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

偈語是說《華嚴經》講毗盧遮那佛,就是《大日經》的毗盧遮那佛。

我們現在可以回顧到 大聖寶 武則天皇帝宗下帝師,祂為自己取了名字叫〝曌〞。這個〝曌〞字,很多人也不是很明白,有些人似乎明白,但一些人又似乎不明白。而這裡頭,這個〝曌〞字上邊的左邊就是一個〝日〞,實際上就是說是毗盧遮那大佛的經,也就是我們宗下稱之為的《大日經》;而這個〝月〞,實際上就是指《金剛頂經》。

因為 聖宗開示到:〝日〞——《大日經》,《大日經》像是乾象, 乾隆皇帝的干;而〝月〞呢,祂是屬於坤象,乾坤的坤。這個名詞,日月當空,晴空萬里,實際上就是指乾坤當空,徹照白天、黑夜,處處明亮,就是那麼清楚明白。

當然這個〝曌〞字,還有更深的解讀, 聖宗祂有非常詳盡的解讀,實際上就是對《華嚴經》的解讀。我們下面來繼續唸 聖宗的聖密龍講的開示。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20140222日第337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