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講座第二三五講
(三)
![]()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 「《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佛國品第一》,我們 大聖寶 聖祖 鳩摩羅什祂翻譯的文字,簡練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因此,
我們在這裡所講的〝善知識〞、 大聖寶 鳩摩羅什聖祖深通中國文化乃至古文字之學,所以,〝眾所知識〞,這裡所講的這個〝所〞字,運用得非常得妙;真的可以說是妙義自然,非常自然而不露形跡。正因為這個〝所〞是屬於一個中國的姓,這個姓後面,中國人就自然地會聯想到這是一個大家族。 而這一個大家族,實際上,它要詮讀起來就是〝釋〞,跟〝 釋迦牟尼〞的〝釋〞一模一樣,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意味著〝佛梵持明〞所具有的一大群人的眷屬群。
我們所講的佛梵持明僧團有 而這裡特地指出〝眾所知識〞〝大智本行〞,這裡的〝所〞和〝知識〞,這樣的安排,就是給我們每一位學習、閱讀《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的讀者、行者,提供了一個佛梵持明僧團的形象的結構。 在古天竺而言,這裡所講的〝知識〞實際上是既擁有世間法知識,而又擁有出世法知識的一個特殊知識集團的群體。這一個擁有特殊知識的群體,以中文來加以表達的話,就是〝知識〞這個〝知〞是指〝有的放矢〞。這個〝知〞,實際上就是指這是有相當的特定的內容和專業的內容的,有一個靶子的;而這個〝識〞,〝識〞字(從言從音)念〝銨〞音,從〝言〞從〝知〞,意義是熟悉和精通,〝戠〞(從音從戈)念〝植〞是古人關於土壤的知識,宗下把它引伸為宇宙知識,土壤中能是萬物生長,因此,有無窮的力量和無窮的秘密。由是,宗下把它引伸為隱態世界的秘密。因此,〝知識〞兩個字,實實在在就是指熟悉和精通隱態世界的密教的知識,專門揭示宇宙知識的知識。 作為知識而言,科學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深化。作為〝知識〞概念,其內容在不斷更新,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前進。但是,作為探索宇宙,探索隱態世界奧秘,這一根本的知識追求,人類始終未變初衷。 這裡〝識〞字的中間有一個〝音〞字,〝發音〞的〝音〞,在一般通常的意義來講,這個〝發音〞的〝音〞,包括教練官的發音聲,包括號令進退左右的鼓聲、鳴聲、金聲、人員吶喊聲;而這個〝戈〞,戈壁灘的〝戈〞,就是專門是指參加操演人以及包括他所隨帶的武器,所以是一個〝戈〞。 當隨著一連串的指令聲,出現整體的前進或者是後退,整體的左移或者是右移;連串的指令聲的指揮之下,整個陣形會出現整體的前進或整體的後退,整體的左移或者整體的右移,橫隊排列,依次前進。 作為一個〝軍隊〞,一定要號令劃一,出現團隊整體運動的動作,這樣,才構成一個作戰的方陣。 因此,從引申的意義,眾所知識這個〝知識〞兩字用得非常的形象化,把密教行者密教僧團的密教軌範、修煉行為顯露得維妙維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