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剛 禪 國 際 總 會 資 訊 網 The International Jin-Gang-Dhyana Association Net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接受
Hobart FM 96.1 華語廣播電台
採訪 選載

 

第 456 次
2015 年 4 月 12 日

 

薄 伽 梵   師 尊
聖 密 龍 講 聖 示

 

魏 晉 玄 學   隋 唐 佛 學

 

 

廣 播 電 臺 :

在 昨 天 的 廣 播 裏 面 ,   薄 伽 梵   師 尊 繼 續 跟 我 們 以 聖 密 宗 的 話 語 境 界 詮 釋 了 中 國 傳 統 堯 舜 「 十 六 字 心 法 」 的 有 關 法 要 。

恭 請   薄 伽 梵   師 尊 為 我 們 聖 示 , 有 請   師 尊

 
薄 伽 梵   智 及 維 摩 詰   師 尊 :

阿 彌 陀 佛 !

各 位 聽 眾 大 家 好 !

今 天 是 2015412 號 , 星 期 天 , 第 456 次 聖 密 龍 講 。

我 們 在 上 次 聖 密 龍 講 中 , 討 論 了 軒 轅 黃 帝 的 「 守 中 守 一 」 思 想 指 導 之 下 的 「 人 心 惟 危 , 道 心 惟 微 , 惟 精 惟 一 , 允 執 厥 中 」 這 一 個 原 則 和 佛 教 的 相 互 之 間 的 遠 端 關 係 。 這 個 遠 端 關 係 我 們 還 沒 有 完 全 把 它 講 清 楚 , 因 為 佛 教 傳 進 中 國 , 祂 在 中 國 的 肥 沃 的 文 化 土 壤 中 生 長 , 相 互 蕩 磨 , 相 互 借 鑑 , 相 互 成 就 , 相 互 成 長 。

佛 教 傳 進 中 國 的 時 候 , 是 西 元 前 二 十 年 , 漢 成 帝 時 候 , 當 時 , 道 家 思 想 、 儒 家 思 想 , 在 中 國 的 文 化 土 地 中 , 非 常 盛 行 。 佛 教 思 想 剛 傳 進 中 國 的 時 候 , 許 多 人 並 不 瞭 解 佛 教 是 怎 麼 樣 的 學 術 , 而 且 加 上 佛 教 本 身 又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流 派 , 發 揮 祂 自 己 本 身 , 本 流 派 、 本 宗 派 的 學 術 思 想 , 因 此 , 傳 播 佛 教 非 常 不 容 易 , 作 為 中 華 大 地 上 的 受 眾 , 學 習 起 來 也 是 非 常 的 不 容 易 。

兩 千 多 年 來 , 中 國 有 一 句 說 法 , 叫 「 魏 晉 玄 學 」 , 中 國 的 學 術 思 想 佔 主 導 地 位 的 , 魏 晉 時 期 是 以 盛 行 玄 學 為 主 的 , 因 此 當 時 , 佛 教 剛 傳 進 中 國 的 時 候 , 許 多 人 都 把 佛 教 當 做 是 「 玄 學 」 來 看 待 。

以 後 時 代 發 展 了 , 到 了 隋 唐 時 期 , 到 了 隋 唐 時 期 這 個 時 候 , 佛 教 傳 進 來 的 經 典 多 了 , 佛 學 觀 點 慢 慢 地 清 楚 起 來 , 所 以 隋 唐 時 期 就 稱 為 「 隋 唐 佛 學 」 。

尤 其 是 唐 玄 奘 把 《 瑜 伽 師 地 論 》 等 三 百 多 部 經 典 傳 進 中 國 , 翻 譯 進 中 國 之 後 , 中 國 的 唯 識 宗 以 及 中 觀 論 都 慢 慢 地 被 人 們 所 認 識 , 把 佛 教 一 些 主 要 的 思 想 傳 進 了 中 國 。

當 然 , 也 有 比 較 適 合 中 國 廣 大 民 眾 學 習 的 佛 教 流 派 , 比 較 著 名 的 就 有 「 教 外 別 傳 , 不 立 文 字 」 的 禪 宗 。 因 此 , 禪 宗 在 中 國 大 地 的 展 開 , 就 是 把 佛 祖 所 教 導 的 「 心 法 」 傳 進 了 中 國 。 在 這 一 部 份 , 可 以 這 樣 講 , 禪 宗 的 「 心 法 」 正 是 和 我 們 在 討 論 中 的 「 人 心 惟 危 , 道 心 惟 微 , 惟 精 惟 一 , 允 執 厥 中 」 不 謀 而 合 。

由 是 , 佛 教 和 中 國 的 道 教 、 儒 教 、 玄 學 相 互 之 間 的 蕩 磨 , 摩 擦 的 少 了 , 重 合 點 就 多 了 , 如 此 , 發 展 起 來 就 比 較 順 理 成 章 。

我 們 所 提 到 的 《 尚 書 ‧ 大 禹 漠 》 , 大 舜 帝 禪 位 於 大 禹 前 , 殷 切 地 期 盼 地 對 大 禹 說 : 「 人 心 惟 危 , 道 心 惟 微 , 惟 精 惟 一 , 允 執 厥 中 。 」 這 個 意 思 怎 麼 說 呢 ? 實 際 上 怎 麼 應 用 呢 ? 他 下 面 還 講 了 : 「 無 稽 之 言 勿 聽 , 弗 詢 之 謀 勿 庸 。 」

這 個 意 思 怎 麼 說 呢 ? 翻 譯 成 現 代 語 說 : 「 現 在 人 心 危 厲 不 安 , 道 心 又 隱 微 難 測 , 殷 切 地 期 盼 您 精 誠 專 一 , 確 確 實 實 地 執 行 中 正 之 道 。 沒 有 根 據 驗 證 的 話 不 要 聽 , 沒 有 徵 詢 過 眾 人 意 見 的 謀 略 請 不 要 用 。 」 這 個 也 就 是 中 華 的 「 心 學 」 , 他 聯 繫 實 際 的 運 用 所 做 的 教 誡 , 這 一 些 原 則 都 是 作 為 一 個 格 言 , 中 華 民 族 所 尊 奉 的 為 人 的 準 則 而 保 留 到 現 在 。

在 《 中 庸 》 裡 讚 揚 大 舜 具 有 大 智 慧 曰 : 「 舜 其 大 知 也 與 ! 舜 好 問 而 好 察 邇 言 , 隱 惡 而 揚 善 , 擇 其 兩 端 , 用 其 中 於 民 。 」 也 就 是 讚 揚 舜 皇 帝 說 : : 「 舜 皇 帝 實 在 具 有 大 智 大 慧 啊 , 連 淺 近 之 言 都 會 認 真 地 詢 問 而 仔 細 地 考 察 之 , 惡 的 就 消 滅 壓 抑 之 , 善 的 就 積 極 表 揚 之 , 正 反 兩 端 , 取 其 優 點 避 其 缺 點 , 調 和 至 中 , 以 中 庸 之 道 對 待 人 民 。 」

這 個 就 是 我 們 在 前 一 次 的 聖 密 龍 講 中 講 到 「 惟 精 惟 一 , 允 執 厥 中 」 的 一 般 在 實 用 意 義 上 的 兩 句 經 典 。 舜 皇 帝 以 「 中 道 」 承 運 , 無 私 無 我 , 天 下 為 公 , 故 能 夠 將 帝 位 禪 讓 給 大 禹 , 對 大 禹 殷 切 期 盼 , 治 天 下 請 使 用 「 中 道 」 。

如 果 我 們 再 仔 細 地 考 察 、 研 究 這 一 個 「 允 執 厥 中 」 的 「 中 」 , 又 是 指 什 麼 意 思 呢 ? 《 中 庸 》 上 又 說 : 「 喜 怒 哀 樂 之 未 發 , 謂 之 中 ; 發 而 皆 中 節 , 謂 之 和 。 中 也 者 , 天 下 之 大 本 也 ; 和 也 者 , 天 下 之 達 道 也 」 。 「 達 」 , 「 到 達 」 的 「 達 」 , 「 道 」 是 「 道 路 」 的 「 道 」 , 天 下 之 達 道 也 。 「 致 中 和 , 天 地 位 焉 , 萬 物 育 焉 。 故 中 不 若 言 語 , 人 曰 之 事 無 所 偏 倚 , 毫 無 寂 然 。 」 一 點 也 不 應 該 執 著 , 既 然 是 如 此 , 便 是 放 棄 小 我 , 成 大 我 , 奉 天 承 運 , 天 人 合 一 。

剛 才 在 上 次 聖 密 龍 講 中 , 最 後 我 們 講 到 《 易 經 》 ( 《 Book of Changes 》 ) , 這 一 本 《 易 經 》 , 實 際 上 就 是 窮 究 天 地 人 三 才 互 動 的 真 理 , 至 高 寶 典 。 《 易 經 》 中 對 合 乎 「 中 道 」 的 讚 美 、 祝 福 , 及 不 符 合 「 中 道 」 的 告 誡 , 確 實 是 字 字 珠 璣 , 入 木 三 分 。 現 敬 引 用 部 份 《 掛 爻 辭 》 於 下 , 供 有 興 趣 者 , 作 為 借 鑒 。

這 個 《 掛 爻 辭 》 我 剛 才 , 就 是 我 在 上 一 次 曾 經 講 到 這 個 離 卦 , 離 卦 是 第 三 十 卦 , 是 《 易 經 》 中 六 十 四 卦 的 第 三 十 卦 , 主 卦 和 客 卦 都 是 5 卦 離 卦 , 卦 像 是 火 。 這 個 離 卦 , 主 客 雙 方 如 同 兩 對 燃 燒 的 火 , 就 是 它 們 疊 在 一 起 的 時 候 , 下 面 是 一 個 「 離 」 , 上 面 也 是 個 「 離 」 , 兩 個 「 離 」 疊 在 一 起 , 那 就 是 兩 個 「 火 」 , 兩 個 「 火 」 相 互 都 發 出 了 耀 眼 的 光 , 由 於 兩 火 相 疊 , 它 們 的 光 就 更 加 明 亮 , 兩 「 火 」 相 疊 , 上 下 之 「 火 」 相 互 之 間 會 有 競 爭 。

因 此 離 卦 之 第 一 爻 是 陽 , 第 二 爻 是 陰 , 第 三 爻 是 陽 , 第 四 爻 也 是 陽 , 第 五 爻 是 陰 , 第 六 爻 是 陽 。 六 爻 之 中 可 以 看 得 出 來 , 從 第 三 爻 以 下 的 , 就 是 一 個 「 火 」 , 如 果 說 把 它 當 成 一 個 文 字 的 話 , 就 是 一 個 「 火 」 字 , 但 是 它 這 個 形 態 也 是 一 個 火 的 形 態 。 因 為 我 們 大 家 知 道 , 火 這 個 頂 端 是 最 燙 的 , 溫 度 最 高 , 而 它 的 中 間 卻 是 空 心 的 , 溫 度 不 是 最 高 的 。

因 此 , 這 個 第 三 爻 下 面 就 是 陽 、 陰 、 陽 , 第 三 爻 陽 , 第 二 爻 陰 , 第 一 爻 陽 。 疊 在 一 起 的 上 面 第 四 爻 是 陽 , 第 五 爻 是 陰 , 第 六 爻 也 是 陽 。 這 樣 兩 個 「 火 」 疊 在 一 起 了 , 這 裡 頭 就 是 向 人 們 介 紹 了 如 何 在 社 會 中 活 動 的 時 候 , 尋 找 朋 友 的 原 則 , 尋 找 同 事 的 原 則 , 尋 找 上 師 的 原 則 。

當 人 會 有 遇 到 困 難 的 時 候 , 就 是 好 像 逆 水 行 舟 , 在 困 難 的 時 候 , 就 必 然 地 希 望 能 夠 攀 附 , 找 到 依 託 , 才 能 安 全 , 應 該 把 握 中 正 的 原 則 , 而 不 可 以 投 機 取 巧 , 應 該 覺 悟 到 生 辰 、 生 死 是 自 然 的 常 理 , 知 天 而 樂 命 , 才 不 會 因 得 不 到 依 附 而 自 尋 苦 惱 。 依 附 不 可 以 趁 人 之 危 , 採 取 脅 迫 別 人 的 手 段 , 以 免 除 招 來 更 大 的 禍 患 。 依 附 強 者 應 柔 順 中 庸 , 時 刻 警 覺 , 才 能 化 險 為 夷 。

在 爻 卦 之 前 首 先 是 起 卦 , 起 卦 之 前 必 須 是 內 心 清 淨 , 神 及 太 虛 , 全 面 地 、 準 確 地 、 客 觀 地 分 析 主 客 雙 方 的 實 際 情 形 , 在 這 樣 的 情 況 下 , 爻 卦 獲 得 離 卦 , 那 麼 離 卦 所 發 生 的 卦 象 , 它 所 講 解 的 主 辦 方 與 客 方 , 雙 方 都 是 跟 火 非 常 相 似 , 主 辦 方 這 個 陽 數 和 客 方 的 陽 數 , 都 是 相 等 。 主 方 的 行 動 是 陽 數 , 豎 數 是 陰 數 , 態 度 是 陽 , 客 方 的 行 動 、 豎 數 、 態 度 也 是 陽 、 陰 和 陽 。 所 以 在 任 何 情 況 下 , 切 勿 用 任 何 隨 機 數 的 方 式 起 卦 , 否 則 離 卦 就 不 能 用 作 決 策 的 工 具 。

我 們 從 這 個 卦 象 而 言 , 從 離 卦 的 分 析 中 , 我 們 可 以 知 道 , 所 有 的 原 則 也 是 要 跟 實 際 相 配 合 , 如 果 跟 實 際 不 配 合 , 那 麼 起 的 卦 也 會 失 效 。

朱 熹 有 一 本 書 叫 《 周 易 本 義 》 , 他 講 : 「 以 剛 居 下 而 處 明 體 , 志 欲 上 進 , 故 有 〝 履 錯 然 〞 之 象 , 〝 敬 之 〞 則 〝 無 咎 〞 矣 。 戒 占 者 宜 如 是 也 。 」

《 周 易 本 義 》 他 還 講 : 「 黃 , 中 色 。 柔 離 附 中 而 得 其 正 。 」

《 周 易 本 義 》 還 說 : 「 從 離 之 間 , 前 明 將 近 , 故 有 日 昃 之 象 , 不 按 常 以 自 樂 , 而 不 能 自 處 而 〝 兇 〞 已 。 」

朱 熹 這 一 個 《 周 易 本 義 》 中 間 , 還 講 得 更 加 明 確 : 「 而 後 明 將 繼 之 時 , 而 九 四 以 剛 迫 之 , 故 有 此 象 , 已 應 居 尊 , 手 裡 負 重 , 而 不 得 其 正 而 迫 於 上 下 之 陽 , 故 幽 居 如 此 , 然 後 得 解 , 借 旃 哉 以 如 是 也 。 」

所 以 這 些 詳 盡 的 解 釋 這 一 個 離 卦 的 原 則 , 他 的 意 思 是 , 當 人 在 險 灘 中 , 必 然 就 要 依 附 , 要 找 到 安 全 的 依 託 , 但 是 尋 求 依 附 首 先 應 該 認 清 目 標 , 必 須 謹 慎 選 擇 , 應 把 握 正 中 的 原 則 , 不 可 以 投 機 取 巧 , 應 覺 悟 生 辰 、 生 死 是 自 然 常 理 , 知 天 樂 命 才 不 會 因 得 不 到 依 附 而 自 尋 苦 惱 。 依 附 不 可 趁 人 之 危 , 採 取 脅 迫 的 手 段 , 以 免 招 來 更 大 的 禍 患 。 依 附 強 者 應 該 柔 順 中 庸 , 時 刻 警 覺 才 能 化 險 為 夷 。 附 著 的 目 的 在 於 團 結 , 因 而 , 如 果 是 屬 於 破 壞 分 子 , 應 當 斷 然 地 掃 除 , 但 也 要 寬 大 , 只 剷 除 首 惡 , 副 從 則 不 予 深 究 。

內 外 皆 離 , 終 成 戴 順 , 上 下 皆 名 , 天 下 之 人 , 與 其 趙 月 , 光 輝 盛 美 , 又 為 順 而 從 之 , 世 間 昭 彰 , 令 慾 顯 著 , 君 子 得 志 , 則 為 離 民 之 象 。 離 者 , 利 也 , 乃 離 卦 之 首 卦 , 名 為 八 成 卦 , 卦 內 才 觀 父 、 兄 、 子 俱 全 , 為 本 宮 下 七 卦 之 弗 神 也 。 起 卦 中 的 豫 卦 、 離 卦 , 五 行 屬 虎 , 方 向 為 南 方 , 性 別 為 中 女 、 次 女 , 第 二 個 女 孩 或 長 女 以 後 , 非 最 小 的 女 孩 。

匹 配 的 內 容 不 同 , 所 解 釋 的 意 義 也 不 同 , 如 下 離 卦 上 坎 為 水 , 下 火 上 水 , 必 然 燒 開 鍋 , 某 個 事 件 上 其 義 馬 到 成 功 , 也 可 以 在 某 種 事 件 上 形 容 為 水 必 會 滅 火 , 如 果 下 坎 上 離 , 那 就 可 能 一 事 無 成 , 水 往 下 流 , 火 往 上 燒 , 誰 也 不 相 干 。

因 為 我 們 把 聖 密 龍 講 突 然 轉 到 了 卦 象 , 令 不 少 的 行 者 、 聽 眾 感 到 有 一 點 聽 不 懂 , 莫 名 其 妙 , 但 是 , 這 是 一 個 中 國 人 經 常 用 來 處 事 斷 命 的 方 法 , 能 夠 把 自 己 日 常 生 活 中 、 生 命 中 碰 到 的 種 種 的 問 題 加 以 事 先 的 觀 察 和 預 測 , 這 是 一 個 非 常 、 非 常 精 要 的 一 門 學 問 , 希 望 大 家 耐 心 地 學 習 , 因 為 我 們 以 後 聖 密 龍 講 還 將 繼 續 討 論 有 關 的 常 識 。

今 天 由 於 時 間 的 關 係 , 聖 密 龍 講 暫 時 到 此 結 束 , 各 位 聽 眾 下 一 次 再 見 。

阿 彌 陀 佛 !

 
廣 播 電 臺 :

感 謝   薄 伽 梵   師 尊 的 聖 密 龍 講 教 法 , 我 們 期 待 下 星 期 繼 續 恭 聆   薄 伽 梵   師 尊 的 聖 示 。

謝 謝   師 尊

阿 彌 陀 佛 !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接受
Hobart FM 96.1 華語廣播電台
採訪 選載
目  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