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思維顯密解脫之差異
提供部份學習資料
(三)

 

 
[龍吟2157]為思維顯密解脫之差異提供部份學習資料(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

一、20131228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聖密龍講摘錄

 
整一本《維摩詰經》,寫的就是〝明心見性〞。

因為〝明心見性〞本身,這是一個能夠意味到,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明心見性〞能夠自悟本性、自悟法性,在這點上,產生的目的就是爲了產生般若智慧。

所謂的〝般若智慧〞,無非就是兩種:

一種就是宇宙實相的智慧——萬法皆空,萬法都是緣起。這是出世法的智慧;

但是入世法的智慧,就是稱為〝後得智〞。這個後得智,也就是帶來無量的方便。

前者——出世法的智慧,是容不得起分別心的;

而後者——後得智,是要你善於分辨世間的各種各樣的法相,善辨法相,越有分別心越好、越聰明、越智慧,得到的方便也就多。

翻過來說,你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你想也錯,說話也錯,做什麼都錯,因為你沒有通達法性;

那麼,一旦你〝明心見性〞了以後,你想也對,說也對,做什麼事情都對。

就是有這一個區別。

......

我們為什麼要訓練動禪陀羅尼?

訓練動禪陀羅尼做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

原因就是一個:就是爲了學習到我們宗下教法的〝明心見性〞的根本;

原因就是一個:〝明心見性〞以後升起兩智的大用。

二、201544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聖密龍講摘錄

我們這裡在講〝眾所知識,大智本行〞,已經達到〝大智本行〞的水平的人,他一定是明心見性的。而明心見性絕不是聲聞乘的人、聲聞乘的行者所能證得的境界,而只有大乘的佛法中的菩薩,只有聖密乘的〝眾所知識〞才能證得。

三、2014111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聖密龍講摘錄

在這個方面,就有一系列的生命的體驗:驗證信息,排除幻覺,實證靈性生命,甦醒自己的靈性。以明心見性為第一步,然後,錘鍊自己的靈覺,勇於排除幻覺。排除幻覺,就是首先要察覺幻覺,有些人察覺不到幻覺的時候,往往自我地欣賞、自我地遮止、自我地否認或者是自我地肯定,被幻覺信息所左右。所以,在正確的生命指導之下,和宇宙生命接觸。

四、2020912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聖密龍講摘錄

法身心語是出現平等性智的前提,或者說出現平等性智必然會有法身心語。法身心語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平等心出現的標誌性的事件。

五、202412727日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聖密龍講摘錄

我們剛才討論到法身心語,法身心語,不難;難的是,六根清淨,戒殺、戒淫、戒盜、戒妄、戒酒,六根清淨開始,你能真正地做到了六根清淨,這個就是打下了法身心語的根基,這個法,是清淨自己的心識、清淨自己的心性而開始的。

有人問了,懂得了法身心語是不是意味著如來藏識所有的法門他已經都懂了?這個問題問得好的。

因為我們的(大乘)顯教,就是以如來藏識開始。如來藏識,有84000法門對應84000眾生不同的根器,法身心語也是對應密教根性的眾生,法身心語是84000法門中的一種。到這個根器的,你有緣聽到、有緣學到;不到這個根器的,不用說學到,就是聽到的資格也沒有了。所以呀,法身心語,是要密教的根器,不僅僅是要密教的根器,而是你要密內密的根器,你有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絲那這根器在,遲早一天,你就會訓練成就。如果沒有這樣根器的人,或者心裡頭本身就是很我慢,俱生我執不斷的人,沒有可能學會法身心語。

法身心語,你要學習,要花一番大功夫。首先,剛才已經講了,要六根清淨;對全世界的高僧大德都要恭敬誠視、要尊敬。你如果沒有這個謙遜的心,自己認為我已經開始學法身心語了,了不得了!了不起了——沒有什麼了不起!佛教的十三乘教法,諸乘不相違。所以,學了大乘,不可以去輕慢小乘;學小乘的,不可以輕慢大乘;學了密教的不可以輕慢顯教;學了顯教的,不可以輕慢密教。

......法身心語,是和諸天諸佛溝通的實踐,和諸天諸佛瑜伽的實踐。當你因緣成熟的時候, 聖宗就會派 諸天諸佛在隱態世界教練你、訓練你,這個就是我在前面的聖密龍講中講到的〝聖宗關〞。

(待續)

 
《藍天淨雲—龍吟2157》: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