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灵性五观
实证宇宙实相
(五)
【论文摘录】实践灵性五观,实证宇宙实相(五) ![]() ![]() (三)灵性五观是唯物而非唯心的 2、灵性的人间佛教的生命观,简称灵性生命观。这个生命观是客观存在,而且可修可证。中国汉传佛教密宗所讲的四相齐全,即是教相、事相、戒相、圆相。灵性生命观实际上是非常的明确,只不过需要人们努力地去实践。这个努力的实践,即前文所述的灵性的修持观。 每一个佛教流派都有其教相、事相、戒相、圆相,但是不同的佛教有不同的舍取,有的重教相轻事相、戒相、圆相;有的重事相,轻教相、戒相、圆相;有的重戒相,轻教相、事相、圆相;有的侧重圆相。其实,每一个佛教流派都应该四相并举。 从中国佛教发展路径来看,最初佛教传进中国时,之所以把佛教视为一种玄学来学,即是对佛教的圆相过于重视,而对教相、事相、戒相却忽略了,因此把它视为一种玄学。 首先要从教相中慢慢地过渡到事相,再从事相中慢慢地着重突出戒相,消除我们由凡转圣道途上的一些障碍。最后三相俱全的时候才会出现圆相。 圆相即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神通。神通力是客观存在,只要教相、事相、戒相三相俱足,圆相自然地会出现。 本质而言,教相应该是灵性的教相,而灵性的教相是有物质基础的,即炁量子。 质言之,七千四百万脉道和七千四百万亿炁量子绝对不是唯心主义的。灵性的教相基础于唯物主义,基础于七千四百万脉道、七千四百万亿炁量子的瑜伽。和谁瑜伽?就是人和宇宙主动的瑜伽。 人和宇宙主动的瑜伽如何进行?就是在事相中加以体现。所以中国汉传佛教密宗所奉行的教相是灵性的教相,所执行的事相是灵性的事相。因此这才有灵性的生命观。 灵性的生命观就是灵性的教相。灵性的修持观就是灵性的事相。由凡转圣,把一个凡夫自我改造成为一个圣者,就是灵性的戒相。当灵性的教相、灵性的事相、灵性的戒相,三相俱足时,第四相灵性的圆相便自然地出现。 因此,现代科学提出来的平行宇宙及平行宇宙中的叠加状态,这些都是属于灵性的圆相所产生的。 克实而言,修持就是要以灵性的教相、灵性的事相、灵性的戒相、灵性的圆相,如如运用。这个如如运用也就是用灵性的五观进行我们神圣的操作,这样我们的修行便会成功。 这就需要我们有正确的灵性教相、灵性事相、灵性戒相、灵性圆相,由此四相的圆满便成就了灵性的价值观。 综上,灵性五观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主义的。因此,如果把唯物主义的灵性五观,曲解为唯心主义的,那么就根本上歪曲了中国汉传佛教密宗救度众生的根本目的,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信夯实我们灵性的教相,是我们首先要努力争取成就的事。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助推;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宗教状态,切实可行的一种宗教过程。 因此,于现代人而言,中国汉传密宗的四相,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能够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个灵性目标上。这是对灵性五观进一步的诠释。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的上述阐弘,不仅获得了与会领导们的一致赞同和高度评价,亦令行者们进一步领悟到,树立并践行灵性的生命观、灵性的修持观、灵性的世界观、灵性的宇宙观、灵性的价值观等十二教观,是〝度一切苦厄〞护佑人类和谐、世界和平之灵性保障。 不言而喻,灵性五观等十二教观亦是中国汉传佛教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之灵性特质,及成功走向世界之圭臬和要旨。 故而,将中国汉传佛教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之教义及其在全世界弘传之圆满行持与大家分享,相信对〝创新佛教文化、推动中国佛教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及对推动世界佛教密教之发展和升起护国佑民之大用,定有现实的借鉴作用和深刻的灵性启悟。 (待续)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