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講座第二五一講
(三)
![]()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
〝與已眷屬及以利養〞裡頭講到 薄伽梵的眷屬,四層次:外眷屬、內眷屬、勝眷屬、聖眷屬四大眷屬,各有 能夠於大眾面前表現出說法無畏。說一句法,就是說一法句過百千億那由他劫。在這些教法中,得大自在,得大威力,得大神通,〝皆悉受持諸陀羅尼〞,而得善巧方便。體現無盡的智慧和極終的善性,表現種種的慈悲,直到所言的大三世都是由虹轉而來。因此,虹轉就是聖密聖緣所規定,聖密聖緣所界定,祂的本質是空的,因而猶如幻化。這個幻化也有幾個比喻:猶如太陽的光;猶如太陽的光周圍生出來的太陽的火焰;也猶如水中的月亮,如夢、如星、如空谷響。你能夠看得到〝知諸三世猶如幻化〞,那麼就知道〝知諸法性空無相願〞,由是內心就非常的安定,內心安定,心常寂滅,這個時候,你是百病不侵。任何病都侵略不了你,任何病都將遠離你而去。祂這裡有比喻,叫〝住真如法離諸取捨。既得無量智巧方便。亦知眾心所行智巧方便之事。隨所化處悉皆能為演說諸法。〞 因此,作為一個聖密家庭,就是一個曼荼羅場,就是一個陀羅尼場。身、口、意三密陀羅尼就在這曼荼羅場中大大地發揚。因此,什麼地方建立了聖密家庭,什麼地方就能夠〝隨所化處悉皆能為演說諸法〞。
諸法是從什麼情況下生出?有大自在,有大威力,有大神通,〝皆悉受持諸陀羅尼〞。〝諸陀羅尼〞就是三密陀羅尼:身、口、意陀羅尼——身陀羅尼、口陀羅尼、意陀羅尼。由是所有的教法,你的傳播,無有障礙,故而稱〝得無礙辯〞。所有教法,動靜禪陀羅尼,每級動靜禪陀羅尼共分 所謂得無生法忍,就是得到佛教的永恒生命鏈,這個永恒生命鏈就是由佛教的永恒生命觀所決定的。因為佛教的目的是度一切眾生,所以希望每一世都能順利地完成這一個任務。 因此,佛教除了永恒生命觀之外,還有一個升起大用的歷史的渡眾觀。佛教相信,生命有各種層次、各種型別、各種品質,渡眾生需要心靈的高度發展,和各個方面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以及清淨、無我、調伏、精進的成熟的靈性,這裡頭就有一個靈性生命觀。 因此我們的討論實際上從聖密家庭開始,現在就將會進入生命永恒觀、歷史渡眾觀、靈性生命觀。 今天由於時間的原因,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明天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