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行成熟 契徹心源
(二)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這裡講得很清楚,我們經常在所講的〝清淨、無我、調伏、精進〞,這裡頭的〝無我〞也就是指經中所講的〝無我〞。因為是有〝我〞了,所以才有〝我所〞;若沒有〝我〞,這就沒有了〝我所〞,這時就為入不二法門。

那麼,具體地運用到我們現在在學的法,怎麼樣來理解這個〝我〞跟〝無我〞?

也就是說,當你內心清淨的時候,當你內心清淨無我的時候,當然這個無我是要以清淨為基礎的,沒有清淨,也就沒有無我。反過來說,沒有清淨,那麼你就一定有我。

比如說,有一些行者,他來學法。他來學法,他不是學清淨,他來學法是爲了〝我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要解決那一個問題〞。當然,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學習上的問題,有的是青春期婚姻戀愛問題,有的是生意的問題,有的是生老病死的問題......

因此啊,當一個人內心有著〝我〞來學法的時候,那麼,此時的〝學法〞就是〝我〞要怎麼樣怎麼樣,〝我〞要怎麼樣怎麼樣。

這個就是每一個眾生所面臨的貪、嗔、癡、我慢、疑。貪、嗔、癡、我慢、疑是眾生他需要的,否則就不叫眾生。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70422日第667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