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空如 來藏唯識
(三)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說到「緣起法」,一定也就連帶著「緣滅」。緣起緣滅,《阿含經》所講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雜阿含經》又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世間的一切現象無一不在緣生緣滅的規則之中。凡由因緣生起的,也必定仍然由因緣而所消失。這一現象的消失,必然會引發其他現象的再生起。

 

 
所以,無論是心理上的、物理上的,包括我們人身的、生理的、或者是靈性的,不論是抽像的、或者是具體的,甚至形而下、形而上的現象,形而下的現象界,形而上的理念界、觀想界、靈而上上的靈性界,無不如此。

目前,沒有永恒的現象,只有剎那剎那,剎那剎那的生滅連續不斷,由此連續不斷,而產生這一個「永恒」的概念。

因此,沒有不變的真理。如果說,人們誤解成為不變,具有不變的真理,祂的規律就是「緣生無自性」。因此,這個「無自性」就稱之為「空」,這個「無自性」就是空之又空而不空。

這個空,不是執著「有」,也不執「無」的空,所以,就被人們理解成為,這是一個中道,或者叫中觀,因此稱為「中道學」或者是「中觀學」。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70604日第680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