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空如 來藏唯識
(五)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這一個名相往往是被佛教徒用來取作法名,用來取作寺院的名字,比如說泰國的「法身寺」啊,比如我們的「真如法身宮」、以及我們的「阿達爾嘛佛宮」、以及「阿絲律耶法界宮」、以及「法性寺」、以及「佛性寺」,以佛來命名。

因此啊,在這三大系的大乘佛教之間,雖然有「究竟法」和「方便法」的爭議。但是,事實上,無論是「究竟法」或「方便法」,在歷史上都被認為是正統的佛教,是正法。

 

 
當我們的佛教傳進中國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經歷了相當長久的時候。除了印度晚期大乘密教之外,大約經過了九百多年的翻譯,不停頓的翻譯,已經把大乘、Theravada 乘、以及Vajrayana 乘、以及Tantrayana 乘,各乘的教典大部份都翻譯成了漢文。

這個中觀論的四部論啊,也由我們的 聖祖鳩摩羅什大聖寶翻譯出來。而唯識學派就分為兩大流,一者是由 真諦所翻譯出來了,把「識」分為污染的八識以及清凈的第九識。

故而,從如來藏系的立場而言,唯識思想是能夠與如來藏系的思想相互瑜伽,相融相契。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70604日第680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