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第十七屆
國際學術研討會感言
(二)

 

【讀者來鴻】參加澳大利亞塔州中國佛教學院第十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感言(三)

 

 

 

[研討感言]3/3

 
三、薄伽梵密 靈性之法

當弟子們在研討會上聆聽了 薄伽梵 師尊聖示的〝當人類開始懷疑自身價值之際,佛教要指出,人類真正無可替代者乃在於靈性,這是任何的演演算法所不能夠自我證悟的本質界限〞時,更深切體悟到作為聖密行者所肩荷的〝度一切苦厄〞之重任。

同時,亦更感恩此生能有聖緣在 薄伽梵 師尊的引領、加持下,修學傳承於古印度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親自授意一乘佛法,由 文殊師利佛、 普賢王如來、 金粟如來古佛在此賢劫之應化身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 聖初祖成立的薄伽梵佛梵持明虹轉密教這一靈性教法。

薄伽梵 師尊聖示:

1、AI的神經網路對應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的熏習。

2、AI的偏見的演算法映照第七識的我執的偏愛。

3、語言模型的預測性,類同意識流中習氣與業果。

這令弟子們進一步領悟了為何AI出現嚴重幻覺的情況比比皆是;亦更深刻地體悟到人類若要獲得AI帶來的裨益而又不被AI所干擾及侵害,唯有自身通過精進修持,開啟、提升人類原具有的靈覺,淨化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提升至第八識淨份、第九識阿摩羅識淨識以上,證悟宇宙真實,人生究竟。

方法即是以中國漢傳佛教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之靈性五觀——靈性的生命觀、靈性的修持觀、靈性的世界觀、靈性的宇宙觀、靈性的價值觀為圭臬,精進修持霓虹法門、空行法門、不思議(聖通)法門、虹轉法門共四大無相密乘法門,具體以聖密十法界曼陀羅、四宮陀羅尼、四重多維度時空、十二乘教派、十臻持明、法身心語、聖緣慈悲心等五種慈悲心、聖密菩提心等五種菩提心、聖天大禮、聖密捨壽、聖密家庭、虹化轉世密法等,加持、引領修行者通過身口意三密陀羅尼之修持實踐,去染習淨,啟悟達明,從而切實掌握和順應宇宙顯隱態世界規律和法則,遵循宇宙道德,以確保人工智慧有序發展,真正造福人類,造福宇宙。

敬頌

法安!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