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性〞与
解〝结〞的学习体会

 

【读者来鸿】关于〝种性〞与解〝结〞的学习体会

 

金刚诚雄

 

 

 
师尊重播了第945次多元文化讲座开示。弟子理解 师父这次龙讲主要讲了〝种性〞和〝结〞的问题。弟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有关种性的问题。根据 师父龙讲「个别的听众就给我来消息,他说啊我听到种姓制度心里头就不舒服,这是一个愚昧的社会制度。」其实这位听众误解了 师父所说的意思。当然,也没必要〝心里头就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其实也就是 师父在龙讲中提到的〝结〞。

 师父的解释来看,因为引用了《法句经》等等经典语,所以,不难理解, 师父所说的并非印度的〝种姓〞制度,而是一个人的根性,即〝种性〞,也可以理解成根器。所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按照种姓制度,因 佛祖是刹帝利族,在古印度也只能算是二等公民,一等是婆罗门。这种种姓差别制度在印度至今仍然盛行。

有的社会虽然看上去并没有这种种姓制度,甚至号称人生来平等,但却在很多地方有非常大的各种歧视。

其次谈谈关于〝结〞的问题。结,大多反映了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气脉的有堵,有纠缠,弟子认为有所谓的粗细微精妙的区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可以知道只要是人,都会有〝结〞,正如〝清净〞一样,是无止境的,如果没有任何粗细微精妙的〝结〞了,就是至极清净了。

一般来说,人和组织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所谓的〝结〞,解决问题就是解〝结〞。要解〝结〞有些是完全取决于外在因素,有些则是完全取决于内在因素,有些是互相的、双重的,不管怎么样,准备好自己这是个人唯一可选的,然后就是耐心等待因缘的成熟。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主要要解的〝结〞就是在 薄伽梵 师尊的灵性引领下,如何去除贪嗔痴我慢疑,如何去除〝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这个〝结〞,如何三业转三密,如何转识成智,进步一点,就是提升了种性。

自然,对于一个入世的人来说,还要考虑社会生存的问题,譬如,如何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量,如何在岗位竞聘中选择合适的岗位,如何处理好家庭等等,如何在这些污泥浊水中保持定力,如何在逆境中修行,如何在是非中不被卷进去,如何在被别人误解的情况下能够逆转而又不失无我的精神等等。

以上是弟子的一点肤浅认识。错误之处,祈请 师父批评圣正和遮止。谢谢 师父

弟子:金刚诚雄 敬叩

2025-08-11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