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密宗六宇宙宇宙觀
可以在生活中不斷得到印證
[梵花 可能是從小就對宇宙、飛碟等感興趣,弟子在修學金剛禪佛教的過程中,對〝六宇宙的真實傳承——六大緣起〞心生敬畏,並引發了不斷的思考。 一、在生活中感受到顯態與隱態的交織 弟子平時的生活安靜、規律,喜歡讀中醫書、寫書法、聽佛法和寫作。這樣的生活方式,讓弟子對〝顯態〞與〝隱態〞的交織有了初步的直接感受。 顯態的緣起,是用眼能看到、用耳能聽到、用六識能感知的——比如母親的身體狀況、花開花謝的季節變化、魚池裡生命的繁衍;而隱態的緣起,則像中醫裡講的陰陽、脈象、氣血、寒熱、虛實——它們不是直接用肉眼可見,卻實實在在影響著顯態的結果。 比如在調養身體時,若只看顯態的癥狀去下藥,往往治標不治本;但若能察覺隱態的氣機流轉,便能提前調整,避免病情的發展。修行中的六宇宙之理,與此殊途同歸——在隱態中預見,在顯態中印證。 二、六識與十三層識——認知的拓展 普通人的思維,大多停留在六識的範圍:眼、耳、鼻、舌、身、意。這是生活的基本感知層。但在修持過程中,弟子越來越體會到,第七識(末那識)的染淨兩分、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種子儲藏著染淨兩分,乃至更高至十三層識的靈性智慧,並非玄虛,而是通過修持可以逐漸體察、覺受的。 比如,在修持時,弟子有時心念會突然跳脫當下的顯態環境,進入一種更寬闊的空間感,雖然時間非常短暫,但那種感受並不是幻想,而像是意識被提升到一個可以〝俯瞰〞的層面——看到某件事的全貌,而不僅是眼前的區域性。這正與〝宇宙的靈性思維緣起〞相通。 三、平行宇宙與隱態預演 六宇宙金剛杵與金剛鈴的表法,讓弟子認識到,隱態世界和平行宇宙並非遙不可及的〝科幻故事〞,而是在某些修持狀態下可以觸碰的真實存在。 生活中,弟子曾多次經歷〝似曾相識〞的情景——第一次到一個地方,卻對它的佈局、氣息極為熟悉;或者,在某件事情發生前,心中早已閃過類似的畫面。過去弟子以為這只是偶然,但學習了六宇宙理論後,弟子意識到,這可能是靈識在隱態世界中提前〝預演〞了未來的片段。 如果我們能夠清淨、無我、調伏、精進地修行,在 薄伽梵的加持下,進入到九識以上,進入到平行宇宙中,就能避免許多的運程之黑點——這對於健康的調養、人與人的相處,還是重大決定的取捨,都會多一份清明和智慧。 ![]() 師父曾開示,隱態宇宙中不僅可以預演未來,還能重現顯態世界的過去。它像一個全息的歷史存檔,儲存著過去的時空信息,供我們翻閱、反省。 在修行中反觀自己的生命歷程——那些曾經後悔、懊惱的決定,如果只是停留在顯態的回憶裡,往往帶著情緒與偏見;當弟子用反省的修持的心態去〝回看〞,就像進入一個更清澈的〝隱態場景〞,在那裡不僅看到自己當時的行為,還能看到當下環境、因緣的全貌。這很像是一種閱讀歷史的方式,讓弟子更能理解緣起的複雜與必然,也更能生起慈悲心去對待他人。 五、圓滿、全息的宇宙觀 六宇宙金剛杵、金剛鈴的表法,不只是象徵法器,更是在提醒弟子,宇宙是圓滿而全息的——顯態與隱態、科學與靈性、物質與意識,並非分裂存在,而是彼此穿插、互為因緣。 健康的身體是修持的基礎,這也提醒弟子在日常中要更注重〝平衡〞——在關心可見的健康、飲食、作息,維護好色身生命時,更要呵護精神、靈性的心性、願力、正念。就像在書法中,筆畫的顯形與紙面留白共同構成作品的意境;在中醫調理中,藥物與心境同樣影響療效。修行亦然,顯隱互補,才是完整之道。 六、學法後的自我鞭策 過去,常覺得生活只是按部就班,但修學聖密宗後,弟子認識到: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每一次選擇,其實已經在隱態世界中起作用,而不只是影響當下的顯態人生,早已在隱態世界中留下波紋,是未來的果的顯現。 如今弟子在面對他人時更願意放下爭執,因為這不僅是化解眼前的矛盾,也是淨化七識、八識之上的隱態世界;在生活中,弟子也更努力地用兩帖聖方、八味聖藥要求自己,因為這是在與平行宇宙的〝靈性網路〞保持通聯。 六宇宙的真實傳承與六大緣起,並不是高懸在天上的抽像理論,而是可以在生活的每一刻印證的真理。顯態與隱態的互通,讓弟子學會了不只用眼睛看世界,也用淨識去感受宇宙的深層運轉;要提升六識,淨化到十三層識,讓弟子明白,生命的境界並無天花板,只要不斷修持,便能走向更圓滿的全息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