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持四境之觀照
〝小我〞與〝我〞的心得報告
(一)

 

【讀者來鴻】以修持四境之觀照〝小我〞與〝我〞的心得報告(一)

 

 

 
敬愛的 薄伽梵 師尊,您好!

近日弟子在修持中,結合金剛禪佛教教義對日常生活進行深入觀照,以小我與大我之轉化、聖緣慈悲心之實踐,深切體會到,每日起居、飲食、言談,皆是心性的映照。若能以聖緣慈悲心為導向,放下自我的執著,以寬廣心、慈悲心觀照萬境,則一切境界皆可化為修行助緣,成為增長智慧與慈悲的契機。

今天弟子謹以修持四境之觀照心得報告,恭呈於 師父,祈請 薄伽梵 師尊聖正、加持、遮止、考察!

一、修持境界

之一:面對家人

〝小我〞的視角:

家人說話、做事常有不合心意之處,弟子心中時有責備與憤怒,起初,〝小我〞之心強烈,只看到〝我的標準沒有被滿足〞,心火上升,急欲爭辯,言語尖刻。

大我與聖緣慈悲心的觀照:

聖密宗教言〝六宇宙緣起,顯隱同體〞,弟子觀照片刻,方知這份執著正是修行的關口。

於是轉念觀想:家人的行為亦隨因緣而行,並無惡意,而是其習氣因緣所顯。此時弟子以聖緣慈悲心自省:願以柔和語言取代責難,以慈悲理解化解衝突。如此,憤怒之心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安定與和合。由此體會到,〝小我〞雖易生,但若能當下觀照,即可轉為〝大我〞。

〝小我〞看到的是〝他不如我意〞;〝大我〞與聖緣慈悲心看到的是〝他成就我修行,亦在無明中受苦〞。

之二:面對周圍一些人的自私

〝小我〞的視角:

日常生活中,弟子常見一些人缺乏公共道德、自私自利:亂扔垃圾、不守規矩、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心中往往生起抱怨與憤怒:〝為什麼社會會變成這樣?他們怎麼這麼沒素質!〞此即〝小我〞的顯現:不斷批判、嫌棄,只想遠離,心中升起瞋恨。

〝大我〞與聖緣慈悲心的觀照:

觀照之下,弟子明白:這些人的自私與冷漠非因本性,而因無明覆蓋,也是他們長久無明與業力所顯。人人都在輪迴苦海中掙扎,他們的行為並不是單純的惡意,而是迷惑無知的表現。若以〝小我〞心,只會不斷排斥、加深對立;若以〝大我〞與聖緣慈悲心觀照,就能看到他們的行為正好提醒弟子,不要陷入同樣的無明,則此等場景反成修持契機。彎腰拾起一張廢紙,或以微笑回應路人的冷漠,皆是菩提心的實踐。

弟子因此轉心,從厭惡轉為慈悲觀照:〝願他們早日覺醒,願眾生都能自覺守德,和諧共處。〞

〝小我〞看到的是〝他們的醜陋〞;〝大我〞與聖緣慈悲心看到的是〝這是我修菩提心、積累功德的緣〞。〝小我〞心生厭,〝大我〞與聖緣慈悲心則生慈悲,轉瞬之間,境界即變。於是,憤怒漸漸轉為包容,厭惡轉為觀照。

(待續)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